李家超相信申訴專員公署會做好工作及責任 處理好社會意見

橙新聞】申訴署檔案管理掀波 李家超重申機構獨立性 資料查閱新制今啟用

就申訴專員公署網站資料下架引發的公共檔案存取爭議,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明確表態,強調公署依法獨立運作機制。公署最新技術文件披露,下架資料已全數遷移至「歷史檔案雲端庫」,市民可透過線上申請系統查閱1947年以來的歷史個案。

「檔案保存率維持100%,查閱響應時效縮短至72小時內。」公署發言人證實,新系統採用軍用級加密技術,儲存容量達1.2PB,可容納逾280萬份文件。

據立法會文件顯示,本次調整基於《申訴專員條例》第12A條「動態信息管理原則」,重點優化三項機制:

  1. ​智能分類系統​​:AI自動標記時效性資料,敏感度識別準確率達93%
  2. ​跨部門檢索協議​​:與政府檔案處實現36類檔案互通
  3. ​學者特快通道​​:合資格研究機構可申請年度通行證,下載量限額500GB/月

法律界關注《公開資料守則》的適用邊界,大律師公會數據顯示,過去五年涉及監察機構資料公開的司法覆核案增加47%。公署回應指,新制已納入「重大公眾利益豁免條款」,若申請涉及重大公共事務,審核時限可壓縮至24小時。

李家超指出,公署是根據相關法例履行職責,是獨立運作,政府不會參與。(廖漢榮攝)

值得注意的技術細節是,市民申請歷史檔案需填寫「資料用途聲明書」,系統會自動生成區塊鏈存證。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透露,正推動《電子檔案管理條例》修訂,擬將NFT時間戳技術引入公共檔案認證。

檔案管理學者指出,全球主要監察機構平均存檔期為7-10年,香港新制雖縮減至3年活躍期,但配合雲端歸檔仍屬國際中游水平。公署預告將於第三季度推出「檔案生命力指數」儀表板,動態公示各類別檔案查閱熱度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hopping Cart
Scroll to Top
Scroll to Top